東阿凈覺寺位于東阿縣劉集鎮(zhèn)皋上村東北500米,現(xiàn)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東阿凈覺寺始建于北宋大觀三年(1109)。明正統(tǒng)六年(1441)寺僧普錦重修。民國九年(1920)時任山東省督軍兼省長張懷芝再度擴修,并將其改為義學。東阿凈覺寺坐北朝南,占地面積6605平方米 。鐘鼓樓北緊靠是東西觀音殿和地藏殿。兩殿面闊各3間,通高7.2米,券拱門窗,2根檐柱支撐,磚登頂,灰瓦覆蓋,檐枋繪花卉圖案,造型逼真。大雄寶殿位于寺院的中心,面闊5間,進深3間,4扇門,直欞窗,木結構,大殿有16立柱支撐,柱頭以額枋、平板枋相連接,柱礎為古鏡式,頂脊高起,通高約8.8米,F(xiàn)存有大雄寶殿、天王殿、地藏殿、觀音殿、藏經(jīng)樓、鐘鼓樓等。其建筑布局采用的是我國傳統(tǒng)的中軸線對稱形式。天王殿位于東西柵門之間,面闊3間,通高8.3米。在前壁的中央上方鑲嵌著楷書陰刻“凈覺寺”匾額一方。天王殿兩側為鐘鼓樓,臺階較高,磚石筑砌,距地面1.……
[詳細]